4月23日上午,“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”航天科普大講堂走進理工實小。本次活動邀請到現任國際宇航聯衛星應用專委會亞太辦主任、中國科協國家級航天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團特聘專家朱林崎教授,朱教授為孩子們帶來題為《天上的日子有多酷,讓空間站告訴你》航天科普講座,參加此次講座的是理工實小三年級的同學。
朱教授首先帶孩子們認識了天上的“房子”——空間站,是一個很大,可以供宇航員生活和實驗的地方。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國家未來將在2022年建成的“天宮空間站”,朱教授形象的形容它是“三室一廳”的結構。
了解了天上的“房子”是什么樣的,那么這個巨大的“房子”該如何建造呢?朱教授將建造房子的過程簡化為“三步走”——上得去、住得了、呆得長。朱教授告訴大家,我國將在兩年內完成11次發射,最終完成整個空間站得組裝建設,還用視頻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天宮空間站在天上的組裝建設。
最讓孩子們感興趣的是朱教授向我們展示的,在天上宇航員們可以做各種科學實驗,可以研究生命在太空的生存情況,在太空環境下育種改良植物形狀等等。孩子們還很關心的便是宇航員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,現在的太空生活比以前有了較大的改進,不再吃壓縮面包壓縮餅干,甚至還可以吃八寶飯、青椒肉絲這樣的地球美食,連上廁所的設施都可以將尿液轉化成我們人類可以飲用的水。睡覺不僅可以站著睡,還可以倒著睡,睡在天花板上。
最后,朱教授對理工實小三年級的孩子們寄予希望,三十年后,這些孩子們將會成為發展中國航天事業的中堅力量。

